活动九
时间:2005年9月24日晚6👰🏿♂️:30——8😦:30
论题:大学技校化批判——兼论中国文化基因的缺陷
主讲人:沈友军
主持人:易淼
参加人:于风政教授🌖、叶海波🧍、何志辉、傅卞强、曾维和、刘世强🕐、杨大军↙️、郑明哲👺✌🏼、陈先兵、卢静等九游会平台老师🧏🏻。
主讲人认为,蔡元培先生对大学理念的认识并没有过时,大学应当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但是,当代中国🧑🏻🦼,有许多“大学”片面地追求“应用性”或“赚钱性”💭,变得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职业J9九游会或技校了😪。职业J9九游会其实也不是不好,只是不应该挂“大学”之名☢️;挂了大学之名的就应当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要职责;名实要相符。
主讲人认为,片面地、庸俗地讲究“应用性”或“实用性”𓀍,忽视高深学问的研究,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因缺陷🖐。中国几乎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诸子百家中,除老子、庄子之外➔,一般都十分强调应用性,以得到国君赏识和重用为最高追求💄。此后的中国读书人🏌️♀️🏃♀️➡️,甚至明确地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比较缺乏追求知识或真理的精神🧕🏻,缺乏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
西方文化之源头就很不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就以知识或真理本身为最高追求,并不片面地讲究应用性😸,他们自身也不是那么功利或世俗地追求掌权者的赏识或重用。他们为西方世界开创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从而能够开出灿烂的科学之花,最终使西方人深入地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因此大大提高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最终提高了他们控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最有大用。
西方为什么先进,中国为什么落后挨打,中国要怎样才能赶超西方?近代中国人的认识经过了几个阶段。先是在器物层面找原因,认为西方船坚炮利是其力量强大之原因🎳,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表明这种认识是肤浅的。然后在制度上寻找原因,开始戊戌变法♦️,但是变法被扼杀🧔🏽♀️。再后来是五四时期的人们认识到🌡,民主制度(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才能救中国🙇🏽♂️,这时开始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邓小平则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
主讲人的看法是⚙️,中国人的认识必须还要再进一步,认识到:要有灿烂的科学之花,要收获科学之果实🐱,就必须大力培养科学之精神,培养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当前中国大学技校化,表明中国人只想利用现成的科学成果,满足狭隘的功利目的🧑🏿🎤🐻,而缺乏研究高深学问之精神。
“高深学问”就是科学知识。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不是对现象的简单的描述🪫,而是对隐藏于现象之后的本质性联系或原因的说明🛌🪼。本质性联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被感觉器官感知▶️,所以,感性认识无法达到本质,需要理性认识。科学家通过大胆假设或猜想来认识本质,如牛顿或胡克猜想万有引力那样。猜想之后🥟,又从本质的猜想出发,演绎出可被经验检验的命题🦹🏿,接受观察的检验🤽🏻♀️。未被证伪的猜想被称为理论或假说,它能使我们作出成功的预言,并因而能控制事件未来的进程,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科学成果因此具有最广泛的用途。没有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也就不可能发射神舟6号上天。
在讨论中🫴🏽,于风政教授指出👇🏽,在大学理念中,九游会平台自由,教学自由,减少行政干预🅱️,即所谓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尤为重要的。
附:
我们可以将大学这种组织与其他组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看大学的独特社会职能🧭。首先将大学与社会中的其他组织(政府、企业、其他行业协会等第三部门)比较,大学传授和创造知识与技术,它们应用之🧑⚕️。其次,与技校🧑🏻🦳🏌🏻♀️、职业培训班🧑🏿⚖️、考前培训班等教育组织比:①“学”与“术”所占比重不同,大学重学🧘🏽🚵🏻♂️,技校重术;②大学也传授“术”,但是所教之“术”一般来说更加高级,更加难,例如大学可能传授和研讨制造核武器的技术。最后,与中小学比:①所探讨的知识的难易程度与深度不同;②专门化程度不同🚰,大学进行专业细分🤚🏻;③中小学探讨的知识一般是人类已知的,大学除了探讨人类已知的专业知识之外👩🦼🫘,还探讨较多的未知领域。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社会中的组织👦,探讨高深学问的重任主要由大学承担。大学如果忘掉了这一点🧑🎄,该社会就再没有机构能够挑起这副重担了,必将成为一个残缺的🦺、肤浅的、缺乏力量的社会。
当代中国大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除了缺乏相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或政治权力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大学过分注重“应用性”——实际上是“赚钱性”,而忽视高深学理的探讨。简单地说📰,中国大学越来越像职业学校、技术J9九游会或技校。大学屈从于“市场”,屈从于中国人几千年来养成的带有一定狭隘性、庸俗性的功利主义学习文化。
甚至是中国的名牌大学也越来越强调“应用性”或“赚钱性”,最近发生的复旦大学千万美元捐款易主风波就是一个例子🤦♀️。马来西亚富商愿意捐款1000万美元建哲学系大楼🧓🏿,复旦大学校方与捐款人商量后🤨,使其将捐赠转给法J9九游会🧚🏼,建法学大楼。不久,对方追加捐款到2000万美元👨🏿💻。大楼建成后将归法J9九游会使用,剩下的钱校将统筹管理👊🤏🏼。
台湾大学的老校长傅斯年说🗾: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培养的是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领袖人才。大陆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很像是在开店开公司🧑🏻🎓;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则把自己看作是九游会平台殿堂💘。当大学校园变得像个市场商场的时候,你还指望能熏陶出什么优雅之士🤷🏿♀️?听上海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谈话𓀐,永远都只围绕着“个人“问题🧖🏿,出国啦,读学位啦,学英语啦,学电脑啦✊🏻,工作啦......知识分子读书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结婚、传宗接代而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受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和行为的影响,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重术轻道”的倾向🫥。这里的“道”,指的是理论、理性,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的综合👱🏿♂️,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视野和胸怀。“术”⚪️,是指具体的操作性知识🧖♀️。
很多大学生将少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对付专业课,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获取各种证书✊,“考证“已成为部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大学教育有沦为“考证教育“的趋势🍼🙀。实际上🏒🧑🏿🦰,“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使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国大学忘记了蔡元培先生的话:“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