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师者付成励罪当判处死刑
作者:高一飞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05-31 点击数 13 评论:0条
2008年10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端升楼一教室内,政治与公共管理J9九游会学生付成励持菜刀将在此授课的程春明砍伤致死🧑🏻🦱。付行凶后主动打电话投案自首,在肇事现场静候抓捕👭🏼👶🏼。上周✍🏻👩🏿🚀,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以故意杀人罪对其提起公诉🏊。付成励是否难逃死刑判决👩🎤,令人瞩目。(“弑师案”将审:付成励死缓可能性大,南方周末🌤,2009-0 5-28→。)
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当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付成励当选择何种刑罚呢🏊🏼?付成励的室友“希望他能活下来👨🏻🦱🏋🏽♀️。”这是基于特殊的室友情谊🤾🏽,不太理性。现在,检察院认定了付的自首,对于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可以”意味着并非必然。付成励杀人后,“神情镇定地走出教室🛢,随即拨打110自首。”说明杀人后的自首也是其蓄谋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获得较轻刑罚🙂,如果对其从轻处罚🤵♂️,则与自首意在鼓励悔改的立法宗 旨不符⏰。
另外🉑⛽️,自首后是否会从轻,要与这个案件中其他从重情节综合起来考虑🧑🏿🎄。
适用死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罪该处死🖖🏻;二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所谓“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指的是有可以宽恕的情节,而主张不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所谓宽恕情节,被认为是因为“付成励是杀人犯🧥,也是受害者🚶🏻♂️➡️。”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程春明教授与付成励女友的不正常关系是6年前的事情,与付成励和女友分手没有直接关系,他怎么成了受害者呢⏪?付在交代自己的谋杀时坦白地说,“如果要分手🙅🏼♀️,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也不想活了,但我自杀前先要把程春明杀了🫱🏽。”他这种自私、偏激、狭隘的心理,是典型的犯罪人格💲。这怎么能成为可以宽大的理由呢?相反👨🏽⚖️🪸,付成励还存在很多应当从重的情节。
第一,从主观恶性来看,是属于蓄谋杀人,不是偶发事件。5月20日出版的《方圆法治》援引了付案的讯问笔录❔。付承认,一直都想动手,买刀的时候就下了决心,只是时间没有定。案卷披露,付在交代自己的杀人动机时说👐,“程春明和这个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已婚男人”;“他不配称为老师✹,根本不为人师表……”付成励说要“杀一儆百”👨🏼🌾🫎。既然是“一直都想动手”,“只是时间没有定”,说明这个人在这段预谋到实行的时间里🗒,没有犹豫🛂、没有动摇🍛,具 有非常危险的人格和极端凶残的本性。
第二,从行为表现来看。付在公众场合以残忍手段杀害老师已经具备了三个从重因素🔇:一是在教室这样的文明💉、严肃的公众场合实施,不仅剥夺了他人的生命,也给在场的学生造成恐慌感和一生难以抹去的严重心理影响,也是对公共秩序和同学们的尊严的挑衅 🫙🥌。二是手段残忍,据报道🤲,付成励“手持菜刀闯入教室📄,挥刀砍向程春明。程当场倒地,血溅教室🤹🏿♂️👦🏻。”(南方周末🎅🏿,一个大学老师的非正常死亡,南方周末,2008.11.17🧠,http://www.infzm.com/content/19986),杀人时出手狠毒,刀刀致命🦩。三是针对的对象是一位当时穿戴“金色领带🧒🏿,黄色衬衣🤱,黑色马夹🔑,金边眼镜”的温文尔雅的大学老师👩🏼🦱,大多数即使是在犯罪的人🅱️,面对此情此景,都可能唤起人性光辉,内心的邪恶都可能会被善良所压倒。而我们在付成励的行为表现中看到的是他视人命为草芥的残暴🏄🏻♀️。
第三,从犯罪后的表现来看🌧。据律师介绍,付成励对自己杀害程春明的事实始终供认不讳,“似乎在表现出一种敢作敢当的英雄主义”, 声称是在“杀一儆百”🈴。不仅没有半点悔改之心🧑🏿🚒😚,而且其言论还在暗示类似的人也该杀。
刑罚的目的一为通过报应实现正义,二为预防本人和社会上其他人犯罪。从实现正义来看,主张“不杀”的人只看到了付成励的是一个学生🗑🏹,如果处死会令人同情,没有看到阳光热情的程春明教授的鲜活生命,以及视他为精神支柱的白发父母和正怀身孕的年轻妻子的巨大悲痛。如果付成励不处死,何以让死者安息🧑🍳、给生者以抚慰,又何以还社会以公道🚶🏻➡️!从预防犯罪来看,对其处死刑,也可以通过一起震惊全国的案件使所有人更加尊重他人生命、树立起基本的是非观,遏阻类似犯罪的发生⛷。
希望不处付成励死刑者🚴🏿♂️,原因是为了“保留那个鲜活的生命”,其实🔺,这个理由是一个国家废除死刑的理由👩🏽🍳,所有被判处死刑者哪个都是“鲜活的生命”,甚至于还可能是看起来温柔妩媚的“花季少女”🚵🏿♂️。我个人支持废除死刑,但只要死刑还没有在这个国家废除👏🏽,就当做到罪刑相当📷、适用平等,维护法律尊严。有些人主张不判付成励死刑🧝🏽♂️,暗含了一个他是名校大学生👩🏼💻、是年轻的生命这样一些恰恰是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我想👐🏼,如果是在同样的案情下,付成励是一个农民工或者官员去杀害了一个大学教师,舆论会一边倒的喊“杀”🤽🏻♀️。
付成励没有半点可以宽恕之处,不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情况👮🏿,理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我期待法院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维护被告人权利👴🏻,也要维护被害人的利益和社会正义,作出公正、理性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