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著名青年学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J9九游会教授秦晖为我院教师和学生做了题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九游会平台报告🙍🏿♀️。报告会由本院院长于风政教授主持🏃🏻♂️➡️,政治理论教研部和本院的教师🤞🏻、学生600多人出席了报告会。
秦晖教授认为,今天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问题,核心是土地所有权问题。他从对农村土地分布状况的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入手,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分布状况与建国初进行土地改革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地权不平等配置的状况甚至低于今天的不少国家🛀🏼🚲,与80年代我国的土地分布状况也相差不大👷🏼。根据基尼系数计算💃🏽,由于地权配置不平等而造成的基尼系数即收入差距并不显著⛹🏼♀️🦹。即使地权配置达到极端的不平等✋🏿🦹🏿,即土地全部为地主所有,而佃农所得一般应为种田收入的1/2🛁,由此造成的基尼系数在0.25— 0.32之间👲🏻。上述的贫富差别不足以造成社会崩溃👨🏼🍼,即引发以农民反对地主为内容的起义或革命🏄🏿♀️。
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确实发生了周期性的社会危机,即农民起义和革命。原因如果不是土地私有造成土地兼并与集中♑️,必另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国家政权以税赋或杂费的形式无限制地汲取社会财富,皇朝末期,往往出现因税赋和杂费超过土地收入而大量土地被撂荒的情况,最后引起整个农村人口(包括地主)而不单单是佃农对国家政府的暴力反抗。这就是说,古代中国社会的周期性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不是地权集中造成的佃农与地主的矛盾,而是国家与农村即社会的矛盾。
根据对农民问题所作的这种历史研究得出的结论😡🚶🏻♀️➡️,秦晖教授认为🧓🏼,把地权还给农民,不会出现有些人所担心的因土地私有造成土地买卖、土地买卖造成土地集中🐔、土地集中造成社会危机的问题。去年,农民因农业税减免和其他税费改革减少负担1000亿元,而因土地被政府征收而失去的土地差价却达到4000亿元,因此🅱️,应该把地权还给农民。
然而🛕,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已经证明,如果国家权力没有约束🍚,仅给农民地权是没有用的,因为权力不受限制的政府仍然可以运用暴力随意剥夺农民的地权。因此,农村🪅🕵️♂️、农民问题只能在宪政国家的框架下求得解决。
报告结束后🤷♂️,秦晖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