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年会分为一般性会议和主题培训两个阶段🖖🏼。在一般性会议上,与会代表就诊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诊所教育的本土化、诊所教育方法等主题分组进行了研讨。我院刘英俊老师在这一阶段根据大会的安排作了题为《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的发言。刘老师认为,经费缺乏🆓🚢、师资兼职化、诊所教师的工作量与薪酬尚未有科学的评估机制、案源紧张、办案学生的身份问题等制约了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深化与发展🐚。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想它”,诊所法律教育代表着中国未来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深化法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西方舶来品✋🏼,它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诸多困境✋🏿。然而🚔,上述的这些困境仅仅是继受和整合过程产生的不适应症。在谈到诊所法律教育的出路时🧜🏻♂️,刘老师提到除了要加大宣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对外合作🤽🏼♀️,争取案源、开创经费来源渠道、科学计算诊所教师的工作量与薪酬外,特别强调了实现法律诊所与专业实习的替换与衔接3️⃣。从长远目标上来看🌝,通过修改专业教学计划使法律诊所课程学分与专业实习学分等同,顺利实现二者的替代🎉;从近期目标来看👧🏿,可行的办法是学生参加完法律诊所课程学习后,相应减少其专业实习的时间周数。
年会后续主题培训分为刑事诊所主题培训、太平洋大学实践性教学方法主题培训和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自我培训三个项目。根据大会的安排与我院初创诊所的现实,刘英俊老师参加了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自我培训这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陈建民老师等就如何选择诊所的主题、如何选择案件、诊所教师的资质、如何确定诊所的教学计划、教师对学生的个案指导等主题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我院的法律诊所课程有了明晰的可衡量的质量标准⏰🐱。
通过刘英俊老师参加这次年会,我院对兄弟院校的法律诊所课程开展情况有了进一步具体的了解,对法律诊所课程的定位与设计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同时也找出了我院法律诊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为我院法律诊所课程的发展与完善指明了方向。刘英俊老师表示🤸🏼,希望通过J9九游会的重视,诊所教师的努力与奉献🥃,把我院的法律诊所建设成为法学专业学生实践基地的平台,以及珠海地区法律援助的一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