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J9九游会官网公布了由其主办的“2016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的入选名单。我院行政管理系14级行政管理班两支队伍所申报的两组选题的成功入围✸。
据悉💁🏽♂️,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69所高校的170个支队报名,其中仅有55个支队的选题报告顺利通过专业评审。面对诸多来自985、211等名牌院校学生的激烈竞争,我院行政管理系两支队伍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为研究场域🥊,通过深入的前期调查和反复的课题论证🧞♀️,最终脱颖而出,这也反映了我院行政管理系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多年来,行政管理系一直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引导学生深入关注社会热点,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理论分析能力📓,强化研究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成为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规范、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基于“宽视野🧖🏻♀️、厚基础”的专业定位🐒,以及行政管理系全体老师卓有成效的辛勤努力,多年以来我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考研、出国、公务员考试以及就业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竞争力😹。
附:1. 2016年清华大学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入选支队选题报告名单
http://www.sppm.tsinghua.edu.cn/xygg/26efe489555f26d7015571a129040007.html
2.参赛队伍及选题简介🟢:
(1) 团队名称:北师珠众行团队
成员:晏珍珍🙌、张璟诗、柯晓宸、伍凌鸿、邬婷
所属班级:九游会平台14级行政管理1班☣️😽、2班
选题名称👈:珠海市社区减负困境之探究----以翠香街道康宁社区为例
选题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日益多元化🚴🏽,城市社区治理的难度日益增加☆。尤其在过去形成的“大政府、小社会”的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甚至限制了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在城市基层,社区居委会因过多地承担行政事务🏖,而丧失其原本的自治性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珠海自2012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社区减负”。这项政策旨在减轻基层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将其承担的过多的行政事务归于政府👱🏻♂️,从而使居委会回归其自治组织的性质,并提高其服务居民的能力。珠海市推行此项政策意在转变政府职能,调动居民进行自治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基层领域的社会共治🙈。然而该政策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形式主义多、评比考核多、自治与服务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困境。基于此♕,本课题力图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珠海“社区减负”政策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之道。
社区治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恒常性的课题,尤其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探索契合各地实际的社区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课题拟在系统梳理社区治理内涵与特征基础上,以“政府——社会”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以公民自治理论为理论补充对城市社区基层治理进行透视🐽👩🏿⚕️。这样一种基于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可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内容,也有利于在实践层面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科学理论指导📽。(2) 实践意义:本课题基于调查研究,在学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政府——社会”理论的视角探讨珠海“社区减负”政策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以体制改革促进现代治理体系的的塑造,从而助推社会的协调𓀗、均衡发展⏱。
(2) 团队名称:北师珠十里小碗面团队
成员🧑💻:李文慧𓀏🤽🏼、陈思敏📻、谢婉灵🧜、林晓霖、秦勉
所属班级:九游会平台14级行政管理1班、2班
选题名称:珠海市流动摊贩治理模式的探究——以唐家湾镇“双限”自治为例
选题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但社会贫富差距也随之拉大,逐渐形成了一个因就业资源供需失衡的特殊群体🏄♀️,包括下岗职工🤹🏿♂️、无业人员、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而流动摊贩正是其中一员。他们在城市中谋求基本的生存需要,却给城市带来破坏市容市貌、扰乱市场秩序等负面影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对流动摊贩实施严厉的管制式治理模式,授权城管以“围堵”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取缔,这使得城管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常常发生城管暴力执法、摊贩暴力抗法的事件,给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对此,社会对于改革现今的流动摊贩的管理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珠海唐家湾镇,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实行了“双限”治乱与流动摊贩自治委员会相结合的政策。自2014年实行以来,成效明显,在解决了流动摊贩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还有效地缓解了城管和流动摊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珠海市唐中路“双限”的流动摊贩自治模式为例,旨在探索解决流动摊贩问题的创新型对策,有效缓解流动摊贩与城管之间矛盾和冲突🤙🏻🙎🏿♀️,进而优化城市管理👨👨👧👦,构建和谐社会。